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37000cm威尼斯艺术画笔绘就渔村乡村振兴新画卷

37000cm威尼斯  新华社海口2月15日电(记者陈子薇)北黎村是海南省东方市的一个小渔村,它静静地依偎在北黎河畔,见证着岁月变迁。   北黎村沿北黎河兴建,曾形成海南西部地区一个重要渔港北黎港,商贾云集,热闹非凡。随着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北黎村作为水陆交通咽喉的作用不再,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更多地依赖于陆上交通,北黎村逐渐被边缘化。   面对这样的变化,原住村民们纷纷外迁,去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曾经热闹的街道,只剩下残砖断瓦和寂寞的老人。   2022年,一位名叫王安能的海南青年走进这座沉睡的村庄。王安能是土生土长的东方人,曾在北京、上海、福建等地工作,爱好绘画,童年时的他喜欢到北黎村写生。经过多次考察,2022年,他决定回到家乡东方,在北黎村租下一处老房,经过改造修缮,将其建成独具风格的油画工作室。   2024年11月16日,王安能(右)在画室教小朋友写生。新华社记者 陈子薇 摄   王安能用画笔描绘着北黎村的日出日落、村民的生活百态,一幅幅生动的画作在他笔下诞生。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北黎村的美丽风光,更传递出古村的历史与文化,吸引了不少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不久之后,王安能和朋友在画室旁开了一家美术馆和书屋,美术馆里展示各地画家来北黎村写生的作品,书屋则供村民和游客阅读、休息。“我从小就爱来这里写生,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我即便是在村里也能和外界相通,而且这里的生活很惬意,很适合艺术创作。”王安能说。   2025年2月15日,游客在北黎村的书屋看书。新华社记者 陈子薇 摄   不仅是画室、美术馆,越来越多的人听闻北黎村的故事后慕名而来。“近两年不断有人加入村庄,村里的不少老房子已经租了出去,有民宿、服装店、黎陶和黎锦的设计小店等等。”王安能介绍。   “新村民”的不断加入不仅带来了艺术,也为北黎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艺术品销售成为北黎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自媒体平台,北黎村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他们在这里欣赏艺术作品、体验传统手工艺、品尝当地美食、入住特色民宿,带动北黎村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   2025年2月15日,北黎村的黎陶工作室。新华社记者 陈子薇 摄   原住村民的老房子也变得炙手可热。王安能的房东高先生说:“我是第一个把房子租出去的,现在村里发展好了,越来越多村民都把房子租了出去。我在村附近开网约车,接送过很多游客,乡村振兴了,我们的生活也好起来了。”   2024年12月,北黎村入选海南省传统村落名录,将被陆续进行保护性开发。这里已经成为城市青年返乡创业的目的地,五步一家文艺工作室,十步一家画室,画笔绘就了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20 2025-02

37000cm威尼斯看!这“一船好戏”

37000cm威尼斯  首航一年多,国产大邮轮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移动的“海上名片”——   看!这“一船好戏”   1月28日,除夕当天,爱达邮轮正式开启蛇年新春主题航次,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和有“艺术之船”之称的“爱达·地中海号”上,充满了中国年味。盛装着中国红涂装的“爱达·魔都号”从上海满载启航,开启5晚6天的新春之旅,到访韩国济州岛、日本福冈和日本长崎;爱达·地中海号则从广州满载出发,踏上5晚6天的新春航次,到访日本宫古岛和冲绳。两艘邮轮上,装点着节日盛装,在绚烂的蛇年花灯、三星贺岁游行、貔貅送红包等点缀之下,营造出喜庆祥瑞的“一船好戏”。   自从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于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以来,属于中国邮轮的历史就不断被改写。如今,爱达邮轮所代表的中国邮轮产业,正在驶向大海更深处。    “更懂中国人”   一船好戏,需要无数匠心打造。   就在今年春节期间,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新春系列主题航次,爱达邮轮为宾客们打造了一系列非遗文化体验,如剪窗花、写春联等新春非遗民俗活动,纸鸢、团扇等非遗手工制作,太极、八段锦等多种非遗特色运动以及投壶、木射等传统游戏。   除夕夜,船上实时转播了蛇年春晚,并推出一系列春节主题活动及演出,如“千人万福”书法活动、爱达东方·新年音乐会以及蛇年新春版《爱达山海经·奇幻之旅》亲子互动舞台剧等。年夜饭,也精心打造出了海上特色,既有传统中式菜肴,也有现代创意料理,让人们在壮阔海景相伴下享受团聚时光。在迎新及跨年派对中,游客们共同守岁,在甲板上迎来大年初一的第一缕阳光,在海上日出及庄严的海上升旗仪式中感受新年的希望与力量。   春节期间的这一幕幕,是国产大邮轮走过一年多后,带来的常态化场景。   春节旅程中,在各大网站上,游客们借助方便的网络服务,实时更新着旅程中的感受。网友“好运的莫莫伽”说,“员工们都超级热情,一直笑着打招呼”;网友“宋倩”说,“邮轮之旅让我和儿子超难忘,下船时我俩都觉得没玩够,我要研究带孩子下一场的邮轮之旅啦”;还有网友说,“邮轮上的行程真的特别好,服务也非常好,我儿子出门就跟那些工作人员聊英语,学了不少”……   大型邮轮被称为工业领域的集大成者,是高度系统化、集成化的巨系统工程,浓缩现代工业与文化艺术的结晶,是国家制造业、科技水平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被誉为中国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2024年初首航结束后,“爱达·魔都号”就开启了常态化运营。从首航至今一年多的时间,对于国产大邮轮产业来说,是用时间和无数人的口碑进行了检验。   中国船舶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兵表示:“‘爱达·魔都号’成功运营一周年,不仅是爱达邮轮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邮轮产业自主运营从0到1的突破,对中国邮轮文化的普及与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提升了中国邮轮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据统计,爱达邮轮旗下运营的两艘大型邮轮——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和“爱达·地中海号”,总计已服务近50万国内外宾客。   旅程从一个个全新的母港启航。   2024年12月6日,爱达邮轮在厦门国际邮轮母港举行首个长航线——“海丝发现之旅”特色航线的启航仪式,“爱达·地中海号”满载2600余名宾客从厦门出发,开启5国13天的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航线,最终抵达广州。爱达邮轮同时宣布,“爱达·地中海号”计划于2025年4月再度推出从厦门出发的“海丝发现之旅”13天长航线,带领宾客踏上东南亚五国的文化探索之旅。   2024年12月18日,“爱达·地中海号”满载着2000多名宾客从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启航,正式开启广州母港航季,标志着爱达邮轮迈出了在华南地区布局的重要一步,致力于推动当地邮轮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首个广州航季中,“爱达·地中海号”执航了多个国际邮轮航线。这艘邮轮还融合岭南地域文化,为华南地区宾客打造一系列别具特色的邮轮体验。   属于中国人的邮轮体验,也在不断探索中越来越丰富。   2024年6月,爱达邮轮推出了101条岸上观光线路,融合邮轮目的地的人文、艺术、历史和自然等元素,创造出多样化的主题游览体验。   乘坐美食列车享受米其林级美食,参观亚洲美术馆了解当代亚洲艺术,探索樱岛火山的自然奇观,在拉面工厂品尝新鲜制作的拉面,在日韩海滨小镇漫步,乘坐循环巴士自由游览城镇风光……人们搭乘来自中国的邮轮,可以畅游世界。   文化交流的使者   当初首航之际,敦煌文化就为“爱达·魔都号”增色不少。首艘国产大邮轮不但邀请到了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担任启航大使,还与敦煌研究院联合推出《念念敦煌》数字壁画艺术展。艺术展精选了16幅敦煌壁画,以数字复制品的艺术形式呈现在邮轮上。敦煌研究院派出专家,到船上主讲了4场敦煌系列专题讲座。   今年春节期间,第二期《念念敦煌:数字敦煌走进爱达邮轮》海上艺术展在“爱达·魔都号”上正式亮相。此次展览以敦煌服饰文化为主题,通过精选的壁画作品,带领宾客探索敦煌艺术的深厚魅力。第二期敦煌主题艺术展精心挑选了11幅壁画和1幅塑像作品,聚焦敦煌石窟不同时期的服饰风貌与妆造艺术。   敦煌与国产大邮轮的合作形式也越来越丰富。2月1日起,爱达邮轮陆续推出一系列以敦煌服饰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包括敦煌纪录片展播、敦煌壁画舞蹈、丝路飞天服饰以及妆造体验等。此外,还特别为孩子们设计了“小小沙州飞天体验”,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宾客们亲身感受敦煌艺术的魅力。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爱达邮轮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敦煌研究院深化合作,通过邮轮这一载体,延续丝路精神。首期敦煌主题艺术展广受赞誉,第二期展览我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体验活动,为宾客带来更具沉浸感的海上文化之旅。”   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只是一个缩影。“邮轮+文化”的体验,让邮轮更具吸引力。   与“爱达·魔都号”不同,“爱达·地中海号”全船设计以地中海文明为灵感源泉,随处可见的油画、雕塑和浮雕装饰以及建筑风格,带来的是原汁原味的地中海风情。船上设有15家餐厅和酒吧,提供环球美食、地道中式珍馐和特色饮品,奥西里斯大剧院的全景歌舞秀《风情地中海》则可以带来震撼的视听享受,更有各种精彩主题派对轮番上演,带领宾客共享海上狂欢。业内领先的人均空间比和服务人员配比,让宾客享受到更为宽敞的活动空间和更周到的专业服务。   一船又一船好戏,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海域上一幕幕上演。   比如2024年4月,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首个海上读书节在“爱达·魔都号”上展开,畅销书作家、世界遗产影像学专家周梅生登上邮轮,带来摄影展、图书分享等文化互动,让大家感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快乐。   比如2024年暑期,爱达邮轮专为中国家庭量身设计了兼具趣味性和学习性的亲子主题岸上观光线路。小朋友们可在日本熊本海中水族馆与海豚亲密接触,在日本福冈面包超人博物馆置身童话世界,在日本博多参与特色寿司课程,在韩国济州岛博物馆里游览……解锁难忘的暑期时光。   比如2024年国庆节,爱达邮轮携手当代豫剧领军人李树建及国内一流豫剧团队,首次在海上呈现整场传统戏曲《程婴救孤》以及包括《齐天大圣》《花木兰》等在内的多出闻名海内外的精彩折子戏专场演出。人们还在各种沉浸式戏剧互动体验活动中,通过戏剧主题讲座中了解传统戏剧的文化精髓和趣味知识。   而在2024年整个夏天,爱达邮轮上迎来了多位海洋科考、装备制造和海航运输领域的工程师、科学家和文化名人,包括中国首位跨北冰洋的女航海驾驶员白响恩、“蛟龙号”首位大洋深潜女科学家唐立梅、经验丰富的远洋船长胡月祥、网红船员陈庭尧以及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总冠军陈曦骏等,纷纷受邀登船分享自己与海洋的故事。   爱达邮轮还与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出了“邮轮+非遗”文化之旅,为宾客提供独特的海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体验,将非遗文化融入到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邮轮体验中。   一年多来,爱达邮轮通过“邮轮+文化”的创新文旅模式,进一步打造高品质的豪华邮轮度假体验,持续推动着中国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   “邮轮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是移动的海上名片。作为中国邮轮旗舰企业,爱达邮轮始终将‘邮轮+文化’作为服务市场的长期战略,打造‘更懂中国人’的邮轮度假产品。”杨国兵表示。   打造全球邮轮的“中国范式”   自成立伊始,爱达邮轮便致力于打造具有全运营能力的中国邮轮旗舰企业,构建中国邮轮的生态体系,推动中国邮轮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造邮轮产业“中国标杆”。   比如,打造更为完善的网络体验。如今网络已经是生活必需品,而在海上航行时这恰恰是最大难题。2024年6月25日,爱达邮轮宣布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携手实现“爱达·魔都号”在公海海域的5G网络业务场景的验证测试,为用户在邮轮上提供5G网络漫游,开启海上通信新体验。上海电信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邮轮的热点区域部署5G室内天线,并借助船载卫星网络中继,确保邮轮航行在公海海域时通过5G室内天线接入陆地5G核心网,实现用户在海上语音、短信、数据业务的无缝连接。   再如,大国重器也能强强联合。2024年9月,爱达邮轮携手中国东方航空推出“‘爱达·魔都号’+国产大飞机C919”联合套票,让旅客亲身体验“中国智造”的卓越成果。   “作为中国的邮轮旗舰品牌,爱达邮轮始终致力于扩大船队规模、优化船队部署、提升客户体验。”杨国兵表示:“通过多样化的合作,我们希望与各界合作伙伴不断探索文商旅融合的新机遇,打造全球邮轮产业的‘中国范式’。”   以国产大邮轮为起点,爱达邮轮持续推动着中国邮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很重要。2024年11月8日的吴淞口论坛上,爱达邮轮宣布与全国多所本科、高职及专业类院校合作打造“海之鹰”人才培养计划,并正式授牌了首批合作的九大院校,包括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百年职校等多所院校的多个专业。各方将共同设计邮轮相关课程,并派遣资深邮轮专家定期授课,培育符合邮轮运营国际标准的人才,培养中国邮轮在海事运营领域的专业人才。   为中国邮轮产业注入新生力量的同时,爱达邮轮希望有效提升爱达邮轮中国船员的比例。爱达邮轮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深知人才是推动中国邮轮产业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力量,因此爱达邮轮始终以培养高素质邮轮人才及建设中国邮轮人才蓄水池为己任。”   据了解,2025年,“爱达·魔都号”将延续以上海为母港运营的战略布局,执航前往日本、韩国热门目的地的4晚5天至7晚8天的邮轮航线。   全新的旅程也已经到来。   1月9日,记者从爱达邮轮中国海岸巡游暨青岛航线部署发布仪式上获悉,“爱达·魔都号”将于今年4月以青岛为首站,开启中国海岸巡游。“爱达·魔都号”从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出发,开启前往日本福冈、韩国济州岛的两条5天4晚国际邮轮航线。这将是国产大邮轮首次在上海以外的中国港口城市亮相,届时更多的北方旅客将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国之重器的魅力。   据了解,“爱达·魔都号”还将奔赴更多中国港口城市,助力海洋文化与邮轮文化传播。与此同时,“爱达·地中海号”2025青岛航季也将于今年5月开启,执航多个5天4晚的国际邮轮航线。   正在打造中的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备受期待。   2024年10月,爱达邮轮正式发布旗下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船名——“爱达·花城号”。今年1月15日,“爱达·花城号”完成了全船结构贯通,接下来将在5月具备坞内起浮的状态,预计于2026年底交付并在广州南沙开启国际航线运营。届时,“爱达·花城号”将为国内外游客带来文旅融合的海上文化探索之旅,成为中国在海上的又一城市名片。   相比于“爱达·魔都号”,“爱达·花城号”总吨位更大、长度更长,舱房数增至2130间,满载游客量可达5232人。同时,舱内设计和布局得到优化,并新增多种套房房型,为宾客提供更高品质的住宿体验。全船公共空间与娱乐休闲系统也得到全面升级,中庭面积扩大一倍,更大的公共区域将为宾客带来更加舒适从容的邮轮体验。   国产大邮轮“更中国、更欢乐”的“一船好戏”,正在不断上演。(记者 刘少华)
20 2025-02

37000cm威尼斯中国确认参加2027年贝尔格莱德专业类世博会

37000cm威尼斯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记者 潘洁)记者从中国贸促会了解到,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14日在北京向塞尔维亚驻华大使斯特法诺维奇递交中国参加2027年贝尔格莱德专业类世界博览会确认函。中国贸促会将代表国家组织中国馆参加世博会。   根据国际展览局规定,世博会包括综合类世博会和专业类世博会等。此次贝尔格莱德世博会属于专业类世博会,为期3个月,将于2027年5月15日至8月15日举办。   2027年贝尔格莱德专业类世界博览会主题为“玩动世界——体育音乐,你我共享”,旨在通过体育和音乐精神,在充满全球性挑战的时代开启和谐、友谊与团结的历史新篇章。主办方预计将有约120个国家参展,400多万人次参观。   自1982年以来,中国贸促会先后16次组织中国馆参加在海外举办的世博会。目前,中国贸促会正在筹办2025年日本大阪·关西世博会中国馆。
17 2025-02

37000cm威尼斯中国流动科技馆国际巡展走进尼泊尔

37000cm威尼斯  新华社加德满都2月12日电(记者 易爱军)中国流动科技馆尼泊尔国际巡展12日在尼首都加德满都开幕。巡展将持续3年,以“体验科学,启迪创新”为主题,包含60件展示效果好、互动性强的展品。   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在开幕式上致辞说,巡展涵盖基础科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人体健康等多学科领域,融合智能机器人、裸眼3D等前沿科技,移动球幕影院还将立体展示航空航天、恐龙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影视主题。   据了解,巡展期间,中尼双方将共同建设“倾听科学空间”,并在人员交流培训、课程开发等方面深入合作。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陈松在开幕式上致辞说,中国科技馆举办的科普展览体现了开放、互学互鉴和国际合作的精神。“在这个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此类展览对于培养好奇心、激发对话以及搭建连接不同文化和思想的桥梁至关重要。”   尼泊尔教育与科技部长比迪亚·巴特拉伊致辞说,尼方与中国科技馆的合作将为两国学生、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拓宽视野,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于2011年启动,2018年6月首次走出国门。此前,中国流动科技馆已在缅甸、柬埔寨、俄罗斯和马来西亚开展国际巡展。
17 2025-02

最新动态

37000cm威尼斯广告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会议策划、会议设备、灯光音响设备提供、演艺资源,展览搭建制作的综合性服务公司。 

服务热线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弘阳时代中心二期4栋1413
邮箱:
149465113@qq.com

官方手机站

官方手机站

微信业务咨询

微信业务咨询

Copyright ©  2024 威尼斯-WWW.37000cm.COM|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浙ICP备15010367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京